怎么确定孩子有没有缺锌、缺铁、缺钙?要看这些!别再被微量元素检查坑了
欢迎点击上方“澳洲妇幼Dr韩”加关注 ↑
(图片来源:unsplash)
套餐式的微量元素检查不靠谱,缺乏科学依据,早已被国家叫停。那如何确定孩子有没有缺锌?缺铁?缺钙?今天汇总在一起来讲讲。
锌
01
如何判断是否缺锌?
孩子头发黄,不爱吃饭,不等于缺锌。评估人体锌水平,在医院里可以通过测量血浆,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头发的锌水平,其他的检查还有测量碱性磷酸酶水平等。其中,血清锌的测量相对简单,当血清锌低于60-70微克每分升时,则认为是缺锌。
但是,人体内超过85%的锌元素存在于肌肉和骨骼,血液里的锌仅约占总量的1%。血清锌水平与人体锌水平并不是严格一致。
因此,在严重缺锌的情况下,测量血清锌水平在严重缺锌时比较有参考意义,但对轻度缺锌状态意义十分有限,轻度缺锌的孩子,血清锌水平仍可处于正常范围内。
而轻度缺锌的临床表现,比如生长发育迟缓,更容易感染或者生病等表现,缺乏特征性,其他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这些表现。因此,轻度缺锌目前仍然缺乏特别有效的诊断方式。
(图片来源:pexels)
02
轻度缺锌很难诊断,
家长该怎么办?
好消息是,只要孩子是健康的,没有基础疾病,平时饮食均衡,比如吃肉、吃海鲜的,那缺锌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只要我们注意养育细节,就不用成天担心孩子缺锌。
饮食中的锌主要来源于猪肉、牛牛、羊肉、鸡肉,各类海鲜,牛奶,豆类和坚果。
假如孩子天天吃各种肉类或海鲜,身高、体重也始终在标准生长曲线的正常范围内,那就不要因为孩子偶尔不爱吃饭,偶有感冒发烧等情况就怀疑缺锌。
03
哪些孩子要警惕缺锌?
对于整体健康没有基础疾病的孩子,以下三类孩子要警惕缺锌:
一、纯母乳喂养的较大月龄婴儿
在孩子出生后的前4-6个月,母乳可以提供足量的锌,大约每天2毫克。到了7-12月龄,孩子们每天需要3-3.5毫克锌(不同国家,每日推荐量稍有不同),仍然纯母乳喂养的话,则无法满足每日推荐量。
应对:7-12月龄的婴儿,除了每天吃母乳,也要及时引入各类富含锌的辅食,比如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锌强化的婴儿配方谷物等。
二、长期不当补铁的孩子
有研究发现大量补铁可能影响锌元素吸收。当然,孩子只是吃铁强化的食物,并不至于严重影响锌元素的吸收。但要是大剂量补充铁剂,比如总剂量超过25毫克,则可能影响锌元素吸收,从而在理论上有可能导致缺锌。
应对:家长不要擅自购买铁剂给孩子补。确实因为缺铁性贫血等原因需要补铁时,应遵医嘱补铁。同时建议在两餐饭之间给孩子吃铁剂,尽量减少对锌元素吸收的影响。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三、挑食、偏食、素食主义的孩子
孩子因为挑食偏食不吃肉、不吃海鲜,或者素食主义家长决定让孩子也吃素等,会严重影响孩子的锌摄入。另外,素食餐饮中往往有较多的谷物和豆类等,这些食材中的肌醇六磷酸还会进一步影响人体对锌元素的吸收。
应对:不论是从整体健康角度出发,还是从防范缺锌角度出发,都不要随意让孩子吃素,也不要毫无底线的纵容孩子偏食挑食。从小引导孩子健康均衡饮食,自己做好榜样,很重要。
04
缺锌怎么办?
目前常见的补锌方案是每天1-2毫克锌元素/公斤体重,这个补锌方案不仅适用于摄入不足导致缺锌的孩子,也适用于因为疾病原因而容易发生缺锌的孩子,比如有肝脏问题,肠道疾病的孩子。
总结一下,对于健康,生长良好且饮食均衡的孩子,并不需要担心缺锌问题。严重的缺锌非常罕见,而轻度缺锌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检测方法。我们能做的是,确保孩子日常饮食均衡,每天的食物里包含各种肉类,海鲜等含锌丰富的选择。
(图片来源:pexels)
铁
01
如何判断是否缺铁?
缺铁的临床诊断相对比较规范和明确。医生可以根据孩子的症状、饮食情况、相关疾病情况等,同时结合各项临床检查结果作出判断,比如:
孩子血液检查发现血红蛋白数值低(比如6月龄-6岁的孩子 < 110 g/L;6-14岁 <120 g/L); 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比如平均红细胞容积 < 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 27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 310 g/L)等;另外,铁代谢检查结果、诊断性铁剂治疗是否有效等,都有助于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02
缺铁一定要重视
缺铁是儿童最常见的营养缺乏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估计全球有6亿学龄前儿童有贫血症,其中至少一半是因缺铁导致的贫血。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都是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高风险人群,而5岁以内孩子发病率最高。
孩子缺铁,会感觉疲倦,苍白、食欲差,头疼等。缺铁还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智力和行为,比如孩子变得更容易生病,认知和学习能力变差等。
(图片来源:pexels)
03
孩子一天需要多少铁?
不同年龄的孩子,每天铁摄入的推荐量不同;而不同权威机构,对不同年龄孩子的铁推荐量也不同。根据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04
如何积极预防孩子缺铁?
预防缺铁,首先要让孩子通过健康均衡饮食,保证足量铁摄入。
饮食中的铁,分为动物源性和植物源性。动物源性的铁元素更利于人体吸收,吸收率高达30%,而植物源性铁元素吸收率一般只有2-10%。而维生素C有助于铁吸收,富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包括:橙子、柠檬、桔子、奇异果、菠萝、西红柿、青椒、西蓝花等。
动物源性的铁主要来自肉类、海鲜和禽类;植物源性的铁主要来自绿叶蔬菜、水果、坚果、种子。
除了大家熟知的红肉补铁,比如牛肉、羊肉、猪肉,其实还有不少其他食物也补铁。为大家把铁元素丰富的各类食物汇总如下:
不论是动物源性的还是植物源性的铁元素,都对健康有意义。因此,孩子平时饮食中,注意包含各类含铁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各种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等。
另外,动物肝脏富含铁元素,但肝脏同时富含动物源性维生素A,过量有中毒风险。因此,虽然肝脏含铁丰富,不建议让孩子多吃肝脏来补铁。
还需要提醒的是,大量喝奶可能影响铁吸收。而奶喝多了,孩子也可能吃不下其他含铁丰富的食物,影响饮食均衡、增加缺铁风险。因此,奶量要合适,比如1-3岁的孩子,每天保证500毫升就足够,饮食核心仍然是健康均衡。
(图片来源:pixabay)
钙
01
如何判断缺钙?
枕秃、磨牙、睡不踏实、出牙晚、头发黄、走路晚、肋外翻、出汗多、囟门闭合晚,跟缺钙没多大关系;只要宝宝正常吃奶,正常长身体,就不用怀疑缺钙。
人体大约99%的钙在骨骼和牙齿。短期的钙摄入不足,不会有明显症状,因为人体有非常精密的自我调节系统。如果血液里的钙元素不够,就会从骨骼中获取一部分钙。所以,如果要是常年累月的钙摄入不足,就会导致一些症状,比如更可能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等问题。
而如果是非常严重的缺钙,则可能导致手指麻木、刺痛、抽搐,以及甚至是致命的心率异常。不过这些情况几乎都是发生在有严重基础疾病或正在接受特殊治疗的人群。
所以,对于整体健康,正常吃奶孩子、正常生长的孩子,我们不会担心缺钙,也不用让孩子测个血钙看看是不是缺钙。而如果是真正的低血钙,比如血钙低于1.9 mmol/L,那是非常立刻住院检查和治疗的情况。
02
多少钙才算够,才不缺钙呢?
我们身体无法合成钙元素,所以要从饮食中摄取。食物中最理想的钙来源是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和奶酪。
出生后头几年,宝宝生长旺盛,我们自然的理解为宝宝需要大量的钙元素,要“补”钙,否则就容易“缺”钙。
对于0-12月龄宝宝,我们可以看到只有钙元素的每日适宜摄入量,却没有每日推荐摄入量。通俗的来理解,目前还没有办法推荐周岁内宝宝每天应该摄入多少钙。
0-12月龄宝宝的每日适宜摄入量是推算得来的。首先根据健康宝宝的临床统计和观察,得出每天母乳或配方奶的平均摄入量;然后结合母乳或者配方奶的钙含量,估算出这些健康宝宝的每日钙摄入量。这些健康宝宝的每日钙摄入量综合平均之后,便是我们看到的每日适宜摄入量。
因此,对于周岁内宝宝,目前其实连钙摄入的每日推荐量都没有。因此,也没有所谓的每天必须要摄入多少钙,才算满足推荐量,才不缺钙。
对于0-12月龄的健康宝宝,不论喂养方式,只要宝宝体重增加理想,就说明总体摄入理想,就无需担心缺钙。
03
每天喝多少奶才能获得这些钙元素?
周岁内,每个宝宝有自己的生长模式和需求,每日奶量并不是一成不变且高度个体化。因此,没有必要苛求某一个固定奶量,而且生搬硬套的”推荐“奶量,还可能给妈妈们带来不必要的焦虑,甚至导致过度喂养等问题。
因此,对于周岁内宝宝,与其关注一顿吃多少奶,一天多少奶量,更有意义的做法是学会观察宝宝的饥饱信号以及定期监测宝宝的总体生长状况。吃奶后,宝宝平和情绪好,看着饱足,而总体生长也理想,就说明宝宝吃够了,摄入是理想的,也不用担心缺钙。
周岁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至两周岁或更久,但配方奶不再是必须,可以喝牛奶,也可以吃各类乳制品。对于乳制品的钙含量,以一杯(250毫升)全脂牛奶为例,大约含165卡路里热量,9.5克脂肪,8克蛋白质和305毫克的钙。低脂牛奶与全脂牛奶所含的钙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脂肪含量不同。
因此,1-3周岁幼儿推荐每日500-600毫克钙摄入,大约需要1.5标准量的乳制品。一个标准量为:
一杯(250毫升)牛奶
或者
一罐(200克)酸奶
或者
两片(40克)奶酪
(图片来源:Unsplash)
最后总结一下,整体健康、没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健康均衡饮食,身高体重增加理想,就不用担心缺钙、缺锌,不要因为家长担心而让孩子过度检查或吃没必要的补充剂。如果说要警惕,那我认为缺铁、缺维生素D、以及铅中毒,这三项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孩子参加健康体检时,如果医生觉得孩子有风险,建议遵医嘱检查排除。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妈妈看到,让科学育儿成为共识。如果觉得有用,也请把我的号推荐给更多家长看到。育儿路上,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 部分参考来源 -
Janet C King, Yet Again, Serum Zinc Concentrations Are Unrelated to Zinc Intake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Volume 148, Issue 9, September 2018, Pages 1399–1401, https://doi.org/10.1093/jn/nxy190
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Zinc-HealthProfessional/
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ida.html
https://www.betterhealth.vic.gov.au/health/conditionsandtreatments/iron-deficiency-children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articles/15050-vitamin-d--vitamin-d-deficiency
https://www.nrv.gov.au/nutrients/calcium
Cooper MS, Gittoes NJ.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ypocalcaemia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BMJ. 2008 Jun 28;336(7659): doi: 10.1136/bmj.a334]. BMJ. 2008;336(7656):1298-1302. doi:10.1136/bmj.39582.589433.BE
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Calcium-Consumer/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往期回顾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
1.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澳洲妇幼Dr韩”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长按关注,阅读喂养|睡眠|养育|孕产科普
科学评估缺不缺
少焦虑、少掉坑
分享 点赞 在看 ↓↓↓